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实验室动态 > 学术交流 > 正文

锂负极枝晶抑制策略研究报告

时间:2024-11-18 浏览量: 作者:

锂负极枝晶抑制策略研究

在动力储能电池及材料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成员肖映林博士于今日进行了一场主题为“锂负极枝晶抑制策略研究”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深入探讨了锂金属负极在高能量密度电池中的关键作用及其面临的挑战,特别是锂枝晶生长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抑制策略。

报告中,肖映林博士首先概述了锂金属负极因其高理论比容量(3860 mAh/g)与低氧化还原电位(-3.04 V vs. SHE)等优势,在高比能电池领域的重要性。然而,锂金属负极的实际应用仍面临着诸多难点与挑战,其中锂枝晶生长问题尤为突出。锂枝晶的生长不仅会导致电池内部短路,还可能引发安全问题,限制了锂金属负极的实际应用。

肖博士在报告中详细讨论了电解液调控策略抑制枝晶生长的模型基础,并指出电极界面层(SEI)的物化性能决定了金属锂的沉积行为,而SEI层的组分、力学性能、脱溶剂化过程等受电解液组分影响。此外,报告系统地归纳了电解液优化策略的研究进展,包括成膜添加剂、溶剂化调控SEI型添加剂、电荷诱导型添加剂、合金型添加剂、高浓盐电解液和局部高浓盐电解液等,并对比了各种策略的优缺点。

报告最后,肖映林博士对电解液优化策略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强调了通过优化电解液组分和结构来抑制锂枝晶生长的重要性,以及这对于提高电池安全性和循环稳定性的潜在影响。